2017年《半月谈》第11期:高考改革呼唤高教改革
备考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的你是否也听说过“左手人民时评,右手半月谈”的真经口诀?半月谈是备考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资料,考生也可通过中的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申论部分掌握更多的申论答题技巧和备考方法。
现将2017年《半月谈》第11期:高考改革呼唤高教改革发布在此,供考生阅读,请查看下文。
高考改革呼唤高教改革
又到一年高考时,此番意义有不同。不同之一,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多了几分怀旧和总结的意味。恢复高考,不仅是恢复了一个考试招生制度,更是恢复了对知识价值的承认,建立了一个不同社会群体公平发展的平台,重塑了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观。
不同之二,今年迎来新一轮高考改革后第一批吃螃蟹的学子。作为一种制度,高考有这样那样的弊端,需要不断地改革完善。顺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顶层设计,开启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
改革后的新高考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尽管具体方案涉及考试科目、录取模式、学生评价、志愿填报等方面,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即考试内容方面的“3+3”和评价录取模式上的“两依据一参考”。
所谓“3+3”,是指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自选科目成绩组成。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高校录取考生不再单纯依据统一的高考分数,而既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又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难看出,新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唯分数论,打破一考定终身,突破文理分科,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
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新高考将对高中教育带来深刻影响。新高考改革之前,学生围着学校转。同一级学生,不论兴趣特长,都使用大致相同的课程表,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学习相同的内容,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难免千人一面。而在改革之后,学校要围着学生转,选课走班将实现常态化,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定制自己的课程表,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是千人千面。
高考一头连着高中教育,一头连着高等教育,既是高中教育的“出口”,也是高等教育的“入口”。无疑,新高考撬动的不应只是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对接教育个性化、差异化的变革趋势,使新高考的人才选拔导向在大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时代,教育规模世界第一,但教育质量仍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面对创新型人才不足、创新型人才培育机制缺失,高等教育亟须呼应高考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向自身薄弱处、软肋点改革发力。
高等教育应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水平,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我国高校应坚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现象,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高等院校应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建设。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只追求专业所谓的新潮和热度,而没有考虑办学条件、办学经历和师资状况,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社会认可度不高。高校应切实从社会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进行专业动态调整,进行大类招生改革,让学生入学后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
高等院校应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推动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育人。
高等院校应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有的高校仍然延续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的高校课程多,但挑战性不足;有的高校课堂越来越大,公共课动辄几百人,互动讨论难度比较大。要鼓励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学习的机会。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还要加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力度,把最有特色、最有水平的课程开放共享。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培养重要而紧迫。作为连接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教改革也须奋力赶上。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