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比例法解决相遇追及问题
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中,数量关系可以说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最难,费时最多的题目之一。其中行程问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较难的一类典型题型,也是很多学员难以突破的题型之一。而每年无论是国考、联考或是其他自主命题省份的省考,都会通过行程问题考察考生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以达到区分考生水平和层次的目的。在公务员考试中,行程问题主要包括基本公式、相遇追及、流水行船和电梯运动等问题,而相遇追及问题是考察频率最高、变化最多、入手最难的题型。近年来,相遇追及问题从一次相遇到多次相遇、从直线运动到曲线运动,比例法在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作用凸显出来。特别是当题目较抽象、已知条件非常少时,方程法固然可用,但是相当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比例法在短时间内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快速解答。下面福建公务员考试网(www.fjsgwy.org)专家就相遇追及问题中比例法的解题思路结合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中的例题为考生作简要阐述。
一、普通相遇追及问题
【例题1】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A.5:6 B.1:1
C.6:5 D.4:3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非常抽象的相遇追及问题。考虑比例法,1小时后两人相遇,时间一定, 故最终路程=1:1。
【例题2】甲、乙两人开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行90千米,乙每小时行60千米,两人在途中C点相遇。如果甲晚出发1小时,两人将在途中D点相遇。且AB两地中点E到C、D两点的距离相等。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72 B.108
C.150 D.180
【答案】D
【解析】这同样是一道比较复杂的相遇追及问题。考虑比例法,时间一定, 距离=90:60=3:2。由于CE=ED=0.5,则D点相遇时甲走了3-0.5-0.5=2份距离,乙走了4/3份距离。故乙先走1小时所走的60千米对应3-4/3=5/3份距离,所以1份距离=60÷5/3=36千米。全程共5份距离,即AB相距180千米。
二、环形相遇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环形相遇追及问题因为过程复杂,难以理顺思路,使它成为数量关系模块的“杀手锏”。因此快速、准确地解答环形相遇追及问题是拉开行测分数差距的关键。
【例题1】甲、乙二人围绕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二人从起跑线出发,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三次追上乙?
A.12 B.14 C.16 D.18 【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则第一次追上时,甲比乙多跑1圈;第二次追上时,同样把第一次追及的地点看作起点,则甲又比乙多跑1圈,即此时甲比乙多跑2圈;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倍的周长。然后根据追及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3=(350-250)×追及时间,解得追及时间为12分钟,选择A选项。
【例题2】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1.5小时后第三次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6小时后,甲第二次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A.12.5千米/小时 B.13.5千米/小时
C.15.5千米/小时 D.17.5千米/小时
【解析】根据环形相遇追及结论“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倍的圆形周长;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倍的周长”可以列出方程
(V甲+V乙)×1.5=15×3
(V甲-V乙)×6=15×2
联立解得V乙=17.5,选择D选项。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我们理解并记住核心结论,环形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并不难解答。对于其他的常见题型,众位考生也可以多总结,在考场上就可以直接运用结论解题,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考试:科学掌握数量关系题
一、普通相遇追及问题
【例题1】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的速度是乙的2/3。问甲、乙所走的路程之比是多少?
A.5:6 B.1:1
C.6:5 D.4:3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非常抽象的相遇追及问题。考虑比例法,1小时后两人相遇,时间一定, 故最终路程=1:1。
【例题2】甲、乙两人开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行90千米,乙每小时行60千米,两人在途中C点相遇。如果甲晚出发1小时,两人将在途中D点相遇。且AB两地中点E到C、D两点的距离相等。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72 B.108
C.150 D.180
【答案】D
【解析】这同样是一道比较复杂的相遇追及问题。考虑比例法,时间一定, 距离=90:60=3:2。由于CE=ED=0.5,则D点相遇时甲走了3-0.5-0.5=2份距离,乙走了4/3份距离。故乙先走1小时所走的60千米对应3-4/3=5/3份距离,所以1份距离=60÷5/3=36千米。全程共5份距离,即AB相距180千米。
二、环形相遇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环形相遇追及问题因为过程复杂,难以理顺思路,使它成为数量关系模块的“杀手锏”。因此快速、准确地解答环形相遇追及问题是拉开行测分数差距的关键。
【例题1】甲、乙二人围绕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二人从起跑线出发,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三次追上乙?
A.12 B.14 C.16 D.18 【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则第一次追上时,甲比乙多跑1圈;第二次追上时,同样把第一次追及的地点看作起点,则甲又比乙多跑1圈,即此时甲比乙多跑2圈;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倍的周长。然后根据追及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3=(350-250)×追及时间,解得追及时间为12分钟,选择A选项。
【例题2】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1.5小时后第三次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6小时后,甲第二次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A.12.5千米/小时 B.13.5千米/小时
C.15.5千米/小时 D.17.5千米/小时
【解析】根据环形相遇追及结论“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倍的圆形周长;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倍的周长”可以列出方程
(V甲+V乙)×1.5=15×3
(V甲-V乙)×6=15×2
联立解得V乙=17.5,选择D选项。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我们理解并记住核心结论,环形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并不难解答。对于其他的常见题型,众位考生也可以多总结,在考场上就可以直接运用结论解题,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考试:科学掌握数量关系题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