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言语中常见两类题型注意点
行政能力测验所考察的五个部分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部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但这环又常常被考生所忽略。这是因为许多考生对言语这部分的题目认识上有误区。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题中,主旨题和虚词的题量都不是很大,但随着考试难度增加,想准确抓住这两个题型的解题方法,还是需要考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福建公务员考试网(www.fjsgwy.org)专家在此分析主旨题的解题技巧和虚词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误区,以帮助考生提高解题能力。
一、解答主旨题方法
1.锁定特定字眼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具有一定深度,基于此特点,锁定材料或选项中包含特定字眼的句子或选项,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初步确定答案。这一技巧对于分秒必争的公务员考试而言尤为重要。
此类特定字眼有:“务必”、“亟待”、“应(该)”、“必须”、“需要”、“要”、“最重要的是”等。
2.依据论述对象找主旨
论述对象指的是文段展开所围绕的中心话题。冗长的文段常会让人理不清头绪,错把次要的信息当作了文段的论述重点,这样在做题时就难免犯错。
通过句子的主语找论述对象
主语在句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对作者的说明对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通过“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字眼找论述对象
对于说明性材料,文段一般介绍的是一种新科技、新方法、新发现。因此,专家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科学家”、“研究人员”这些特殊的权威主体之后的内容,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论述的对象。
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为论述对象
文段中出现的含有特定意义的概念,通常是文段的要点。尤其当该概念出现在段尾时,往往是文段的论述对象,与文段的主旨有密切关系。
3.借助论证方法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材料以议论性文体为主,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作者在行文时会运用到相关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地把握文段的主旨。
第一、因果论证法 因果论证法是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一种论证方法。当文段末尾出现“因此”、“所以”引导的句子时,通常可以考虑此处运用了因果论证法。此时文段的主旨一般可从“因此”、“所以”后的内容中得出。
第二、归纳论证法 归纳论证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事物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材料中出现以分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时,可考虑此处是运用了归纳论证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所罗列事例的共同特点。
第三、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法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后者则重在说明前后的变化。
第四、假设论证法 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有时候作者会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进而指出这个假设情况下出现的不利后果,意为否定这个假设。这种论证方法也可以被用来解题。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关注文段中出现的指示词“如果”,其后常是作者否定的做法,与之相反的做法便是作者提倡的,即为文段的主旨。
第五、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论证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运用这种方法,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与例证法相区分,要看清文段的重点是想借这个普遍性的原理得出一个特殊性的结论,还是由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这种普遍性的观点、原理。
4.体会感情倾向找主旨
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选材常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褒扬什么,贬抑什么,都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一致。根据文段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或者文段的整体叙述风格,可以对作者的写作倾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样可以直接排除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一致的选项,提高解题效率。
二、虚词用法误区详析
考生在做虚词题目时,由于主要凭借语感,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落入出题人设的陷阱。下面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就结合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为广大考生一一列举。考生容易犯的失误主要有:
误区一:把“递进”当“并列”
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句子如果不仔细分析,考生很容易混为一谈。
应对策略:分析分句之间是否有主次关系。若分主次,则为递进;若无主次,则为并列。
【例】____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者的腐败使然,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尽管 因此 不仅 还 B. 虽然 那么 既 又
C。尽管 那么 不仅 还 D. 虽然 因此 既 又
解析:解析这道题的关键,仔细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句“严格质量管理”,第二句为“在反腐败上下功夫”,这两句之间是递进关系,选项中“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因此应该选“不仅……还……”。
误区二:把“假设”当“因果”
假设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复句中都含有“因果”这一层关系,所以考生在做题时很难分辨清楚题目是表“因果”还是表“假设”。
应对策略:“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中,表述人知道“因”是既成事实;在假设关系中,表述人知道“因”是未成事实。而表让步假设的“即使……也”虽然也是未成事实,但“即使”和“也”之间是相悖关系。
【例】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显眼的小星星,________ 肉眼完全看不见了。可见,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一定有数不清的“太阳”,_____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__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了。
A. 即使 以致 尽管 因为 B. 即使 甚至 无论 因为
C. 如果 以致 无论 由于 D. 如果 甚至 虽然 由于
解析:从表面上看,第一条横线填“即使”和“如果”都能与后面语句相连接,但仔细推敲一相就可看出,这里只是一种假设而已,因此,这里选“如果”为最合适。第二条横线前后不属于不好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排除还有“以致”的AC两项。由段末的“但”可以看出,最后一条横线前后是转折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
误区三:把“承接”当“因果”
“承接”和“因果”关系也是易错点。
应对策略:承接关系的分句间含有时间或事理顺序,因果关系强调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例】围湖造田搞了两年,________“把草甸子变成粮仓”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下的。
A. 因而 B. 继而 C. 然而 D. 反而
解析:此题中考生易误选A,误认为“围湖造田”是“把草甸子变成粮仓”的原因。其实从句中可以看出“两年”和“好几年”在时间上有一个承接关系,所以应该选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继而”。
误区四:把“让步假设”当“转折”
表让步假设的句子与转折关系的句子都含有转折的意味,考生容易混淆。
应对策略:转折句中偏句陈述的是真实的事实,让步句中偏句陈述的是假设事实。
当然,考生在虚词题目上所犯的错误不仅限于以上四种,专家只是列出常见的四种误区,希望考生还要在平时练习中多加注意,掌握有效的答题方法。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巧妙解答言语理解与选词填空题
一、解答主旨题方法
1.锁定特定字眼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具有一定深度,基于此特点,锁定材料或选项中包含特定字眼的句子或选项,便能在最短时间内初步确定答案。这一技巧对于分秒必争的公务员考试而言尤为重要。
此类特定字眼有:“务必”、“亟待”、“应(该)”、“必须”、“需要”、“要”、“最重要的是”等。
2.依据论述对象找主旨
论述对象指的是文段展开所围绕的中心话题。冗长的文段常会让人理不清头绪,错把次要的信息当作了文段的论述重点,这样在做题时就难免犯错。
通过句子的主语找论述对象
主语在句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语,可以对作者的说明对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通过“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字眼找论述对象
对于说明性材料,文段一般介绍的是一种新科技、新方法、新发现。因此,专家提醒考生要特别注意“科学家”、“研究人员”这些特殊的权威主体之后的内容,他们的研究成果常是文段论述的对象。
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为论述对象
文段中出现的含有特定意义的概念,通常是文段的要点。尤其当该概念出现在段尾时,往往是文段的论述对象,与文段的主旨有密切关系。
3.借助论证方法找主旨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材料以议论性文体为主,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作者在行文时会运用到相关的论证方法。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可以帮助考生准确地把握文段的主旨。
第一、因果论证法 因果论证法是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一种论证方法。当文段末尾出现“因此”、“所以”引导的句子时,通常可以考虑此处运用了因果论证法。此时文段的主旨一般可从“因此”、“所以”后的内容中得出。
第二、归纳论证法 归纳论证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事物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材料中出现以分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时,可考虑此处是运用了归纳论证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出所罗列事例的共同特点。
第三、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法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后者则重在说明前后的变化。
第四、假设论证法 基于证明观点的需要,有时候作者会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进而指出这个假设情况下出现的不利后果,意为否定这个假设。这种论证方法也可以被用来解题。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关注文段中出现的指示词“如果”,其后常是作者否定的做法,与之相反的做法便是作者提倡的,即为文段的主旨。
第五、演绎论证法 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论证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运用这种方法,专家提醒考生要注意与例证法相区分,要看清文段的重点是想借这个普遍性的原理得出一个特殊性的结论,还是由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这种普遍性的观点、原理。
4.体会感情倾向找主旨
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选材常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褒扬什么,贬抑什么,都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一致。根据文段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或者文段的整体叙述风格,可以对作者的写作倾向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样可以直接排除与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一致的选项,提高解题效率。
二、虚词用法误区详析
考生在做虚词题目时,由于主要凭借语感,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落入出题人设的陷阱。下面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就结合201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为广大考生一一列举。考生容易犯的失误主要有:
误区一:把“递进”当“并列”
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句子如果不仔细分析,考生很容易混为一谈。
应对策略:分析分句之间是否有主次关系。若分主次,则为递进;若无主次,则为并列。
【例】____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者的腐败使然,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_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尽管 因此 不仅 还 B. 虽然 那么 既 又
C。尽管 那么 不仅 还 D. 虽然 因此 既 又
解析:解析这道题的关键,仔细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句“严格质量管理”,第二句为“在反腐败上下功夫”,这两句之间是递进关系,选项中“既……又……”表示并列关系,“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因此应该选“不仅……还……”。
误区二:把“假设”当“因果”
假设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复句中都含有“因果”这一层关系,所以考生在做题时很难分辨清楚题目是表“因果”还是表“假设”。
应对策略:“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中,表述人知道“因”是既成事实;在假设关系中,表述人知道“因”是未成事实。而表让步假设的“即使……也”虽然也是未成事实,但“即使”和“也”之间是相悖关系。
【例】太阳好像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________把它放到其他恒星的位置上,那也只是一颗不太显眼的小星星,________ 肉眼完全看不见了。可见,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一定有数不清的“太阳”,________它们发出十分强烈的光辉,但________距离极其遥远而暗得看不见了。
A. 即使 以致 尽管 因为 B. 即使 甚至 无论 因为
C. 如果 以致 无论 由于 D. 如果 甚至 虽然 由于
解析:从表面上看,第一条横线填“即使”和“如果”都能与后面语句相连接,但仔细推敲一相就可看出,这里只是一种假设而已,因此,这里选“如果”为最合适。第二条横线前后不属于不好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排除还有“以致”的AC两项。由段末的“但”可以看出,最后一条横线前后是转折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
误区三:把“承接”当“因果”
“承接”和“因果”关系也是易错点。
应对策略:承接关系的分句间含有时间或事理顺序,因果关系强调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例】围湖造田搞了两年,________“把草甸子变成粮仓”会战又闹了好几年——土地沙化的病根子就是这么埋下的。
A. 因而 B. 继而 C. 然而 D. 反而
解析:此题中考生易误选A,误认为“围湖造田”是“把草甸子变成粮仓”的原因。其实从句中可以看出“两年”和“好几年”在时间上有一个承接关系,所以应该选表承接关系的关联词“继而”。
误区四:把“让步假设”当“转折”
表让步假设的句子与转折关系的句子都含有转折的意味,考生容易混淆。
应对策略:转折句中偏句陈述的是真实的事实,让步句中偏句陈述的是假设事实。
当然,考生在虚词题目上所犯的错误不仅限于以上四种,专家只是列出常见的四种误区,希望考生还要在平时练习中多加注意,掌握有效的答题方法。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巧妙解答言语理解与选词填空题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