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精讲4

发布:2012-05-16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根据往年福建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来看,2012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预计在8月份启动,笔试将在9月份进行。针对福建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命题特点及测查目的,福建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fjsgwy.org/)专家认为,考生应该做到复习系统、完备而有效。建议考生结合2012年秋季福建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及2012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进行复习。
  1.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B.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C.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D.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2.公共领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科学的问题、统计数字的问题,而是主观认知的问题、意见的问题、想象的问题。在社会领域,民众的主观感觉才是最主要的客观事实。因此,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看似准确的数字,其实并不像官员、专家们想象的那样重要。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感觉自己的税负沉重,那么,该国的税负就是沉重的,不论专家们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多低。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A.有时公共政策的科学制定需要我们远离数据分析
  B.一国税负的沉重与否取决于该国公民对税负的主观感受
  C.我们对一些公共领域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
  D.解决公共领域问题时参考民众的感觉比数据更加重要
  3.“泡沫论”的支持者并非杞人忧天。如果从2008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64点算起,截至2009年8月6日的收盘价3365点,A股涨幅已超过了100%。而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分析,似乎也很容易得出A股泡沫严重的结论。根据8月3日汤森路透全球主要股市估值和表现对比表,上证综指的静态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分别达到28.03和3.77,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前茅。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要表明的观点是:
  A.A股没有泡沫 B.A股的泡沫达到历史最高点
  C.A股可能存在泡沫 D.A股绝对存在泡沫
  4.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应当保持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 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 D.兴趣爱好
  5.在解构主义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在功利取向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迷信于理性计算,从而使得信仰与道德日渐荒漠化。信仰的缺失必然造成人无法对生活及生命的意义进行完整解读,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从而信仰被理性“杀死”。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理性和信仰的相互对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
  B.在现代社会,理性需要向道德妥协,人需要有信仰
  C.迷信理性,会导致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D.在现代社会,道德和信仰的形成非常困难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文段中出现了两个谈论对象:“硬实力”与“软实力”。其中“硬实力”是用来与“软实力”进行对比,更好地说明“软实力”而出现的,故本题的主体只应有一个,即“软实力”。选项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
  2.【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采用的是演绎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时,民众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进而由一般到特殊,推及到公共领域中的税负问题,说明税负是否沉重取决于该国民众对税负的主观感受。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未体现“税负”这一论述主题,排除。
  3.【答案】C。解析:由文段首句的“‘泡沫论’的支持者并非杞人忧天”可知,作者认为有人说A股有泡沫并非没有依据。接着作者从涨幅、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似乎”A股存在严重泡沫。由此可知,作者是倾向于支持A股存在泡沫这个观点的,只是尚留有余地,并没有完全肯定,故C项的“可能”最贴合文意,当选。
  4.【答案】B。解析:“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B项“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
  5.【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缺乏理性向道德妥协的意识,从而造成人们道德和信仰的缺失,而这种道德与信仰的缺失终会酿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人需要有信仰,理性需要向道德妥协,故本题答案为B。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fjs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3291号-6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