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片段阅读:论证式主旨题破解方法<3>
片段阅读在福建公务员考试中占了言语理解部分2/3的题量,而论证式主旨题在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部分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一题型着重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其提问方式通常为:“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旨在阐明”、“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等。
论证式主旨题的材料多为议论文,有些论点可能在材料中直接体现,而有些论点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得出,但材料中一般已包含论据和论证的过程。
专家根据选项、材料内容、材料内部逻辑关系的不同特点,对于论证式主旨题型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出以下较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找到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轻松应对2011年福建公务员考试。
因果论证法
因果论证是议论文最常采用的论证方法。一般使用了因果论证法的题干,文段中会出现表因果逻辑的指示词,考生根据指示词,可判断文段的主旨。
一般来说,若文段中出现“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通常“所以(便)”、“因而”、“因此”后面的内容是文段的主旨;若出现“……难怪……”,则“难怪”前面的内容是核心内容。
例题:
官员这种人从早到晚都在解决有答案的问题,头脑已经被训练成这样,因此不是当政治人物的料。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去应付很有可能无解的问题。然而,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就越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一定可以解决,因此一遇到可能无解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所以,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优异的官员总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
B、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
C、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
D、最优异的官员是差劲的政治人物
【答案】D。
【技巧点拨】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中都出现了表因果关系的“因此”,第四句有“所以”。对文段进行层次划分可知,前三句话与第四句话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之后的内容为主旨,即D为正确答案。
条件暗示法
表条件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
“只有……才……”、“除非……才(否则)……”、“只要……就”类,一般强调的是“只有”、“除非”、“只要”后紧跟的内容,即条件部分;“无论(不论、不管)……都(总、还、也)”类,一般强调的是“都(总、还、也)”后面的结果。
例题: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D。
【技巧点拨】文段的第二句为观点句,“除非”后的内容为作者所倡导的做法,即“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D项的表述与此一致。
假设推断法
表假设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如果……就……”类,通常强调的是“如果”等后面假设的条件,与此相反的做法是作者提倡的,即文段的主旨;“即使……也……”类,属于让步性假设关系,通常强调的是“也”等后面表示转折的内容。
例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否定假设法,“如果”后的内容是作者反对的,故作者赞成的是政府不应轻易改变原有的政策,即政府应持续贯彻其制定的政策。本题正确答案为B。
阅读了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
论证式主旨题的材料多为议论文,有些论点可能在材料中直接体现,而有些论点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得出,但材料中一般已包含论据和论证的过程。
专家根据选项、材料内容、材料内部逻辑关系的不同特点,对于论证式主旨题型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出以下较为常用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找到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轻松应对2011年福建公务员考试。
因果论证法
因果论证是议论文最常采用的论证方法。一般使用了因果论证法的题干,文段中会出现表因果逻辑的指示词,考生根据指示词,可判断文段的主旨。
一般来说,若文段中出现“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通常“所以(便)”、“因而”、“因此”后面的内容是文段的主旨;若出现“……难怪……”,则“难怪”前面的内容是核心内容。
例题:
官员这种人从早到晚都在解决有答案的问题,头脑已经被训练成这样,因此不是当政治人物的料。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去应付很有可能无解的问题。然而,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就越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一定可以解决,因此一遇到可能无解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所以,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优异的官员总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
B、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
C、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
D、最优异的官员是差劲的政治人物
【答案】D。
【技巧点拨】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中都出现了表因果关系的“因此”,第四句有“所以”。对文段进行层次划分可知,前三句话与第四句话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之后的内容为主旨,即D为正确答案。
条件暗示法
表条件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
“只有……才……”、“除非……才(否则)……”、“只要……就”类,一般强调的是“只有”、“除非”、“只要”后紧跟的内容,即条件部分;“无论(不论、不管)……都(总、还、也)”类,一般强调的是“都(总、还、也)”后面的结果。
例题:
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 )。
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
C、政府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
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答案】D。
【技巧点拨】文段的第二句为观点句,“除非”后的内容为作者所倡导的做法,即“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D项的表述与此一致。
假设推断法
表假设关系的指示词对判断主旨的作用:“如果……就……”类,通常强调的是“如果”等后面假设的条件,与此相反的做法是作者提倡的,即文段的主旨;“即使……也……”类,属于让步性假设关系,通常强调的是“也”等后面表示转折的内容。
例题:
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 )。
A、政府制定经济政策遇到的阻力 B、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C、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D、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答案】B。
【技巧点拨】根据否定假设法,“如果”后的内容是作者反对的,故作者赞成的是政府不应轻易改变原有的政策,即政府应持续贯彻其制定的政策。本题正确答案为B。
阅读了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福建公务员言语理解:选词填空技巧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