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突破与飞跃
舒朗公司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出资1000万欧元一举收购了意大利4家服装企业。2009年舒朗公司生产逆势而上,全年销售额达到10.5亿元,同比增长30%,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2010年,舒朗公司新的工业园将竣工投产,公司有望完成上市工作。”舒朗公司董事长吴健民自信地说,“抓住机遇,拾阶而上,希望就在前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像吴健民一样,经历着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无数中国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再次出发,迎接充满希望、奋发有为的新一年。
这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全球环境有所好转,中国经济蕴涵着不断增强的上行力量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个拥有19亿人口、近6万亿美元GDP、经济互补性很强的自由贸易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复苏的新兴动力。
经受惊心动魄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中国成功度过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2009年,积累了在复杂环境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迎来充满希望的2010年。
——希望在于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年末岁初,2009年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的由负转正或“V”形反转,为新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进出口贸易,2009年11月份增速实现一年来首度转正;最主要的生产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从2009年前两个月的3.8%的历史低谷,反弹至11月份的19.2%……中国经济增速逐季迈上新台阶,2009年全年预计将超过8%。
各种迹象显示,与2009年面临的巨大下行压力相反的是,2010年中国经济蕴涵着不断增强的上行力量。受金融危机冲击和自身周期性调整双重影响的中国经济,正蓄势待发。
——希望在于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进程,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将有所好转。
如果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在2009年一度“病重”的话,2010年则很有可能是世界经济“病后初愈”的一年。
权威机构乐观展望,如果不发生大的意外,世界经济增速有望在2010年由负转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在2009年下滑约1%后,2010年将增长3%。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新年贺词,也多对2010年的发展,作出了审慎乐观的预计。
尽管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但对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经济而言,世界经济的相对乐观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
——希望在于中央一揽子计划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对2010年各项工作已作周密部署。
2010年中国的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应对危机发挥关键作用的一揽子计划还有很大的效力待发挥。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1.18万亿元的中央投资目前只完成了一半。2010年还将有约5900亿元中央投资注入经济,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会减弱。
新的一年,发展改革委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商务部将坚持扩消费、稳外需,“内外兼修”巩固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国家能源局部署新能源的发展规划……岁末年初,密集召开的一系列中央部委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
——希望在于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老百姓将不断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从2010年1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实行,养老金开始实现“全国漫游”;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这是奋发坚持的一年——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尤须保持忧患意识,顽强拼搏、奋发坚持
胜非为难,持之为难。虽然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明显成效,国际经济环境总体在好转,但2010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尤须保持忧患意识,顽强拼搏,奋发坚持。要把应对危机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到底,并适时根据新情况增强灵活性和针对性。
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内在的潜力仍需深度挖掘,这需要我们奋发坚持。
当前的经济回升,主要是靠一揽子计划的刺激和拉动。国家统计局测算,2009年前三季度7.7%的经济增长率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的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较低。一度受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激励,增速快于城市消费增速的农村消费,如今再度慢于城市消费。
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漫长曲折,外需不足的局面依然制约着中国经济,这需要我们奋发坚持。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金融领域的风险尚未消除。2009年底迪拜债务危机爆发,主权信用风险凸显,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新年第一期在封面文章中认为:2010年全球经济隐藏诸多变数,将面临诸多挑战,有如“走钢丝”。
新的一年,外需在依然低迷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中国出口难以再度恢复到往年20%左右高增长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必须眼光更加向内。
产能过剩、通胀预期等新老矛盾凸显,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这需要我们奋发坚持。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再度抬头。不但钢铁、水泥、平板铝等传统行业存在这类问题,有些新兴行业也出现一哄而上的苗头。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经济手段、环境保护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过剩产能发展。
通胀预期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一年来超常规的货币供应,加之国际市场石油等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房地产等资本价格和水、电等重要公共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未来通胀的预期增强。管理好通胀预期,已成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节能减排,尤为艰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指标,目前完成情况滞后于时间进度。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我国又提出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任重责艰。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经济企稳向好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所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2010年,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这是孕育突破的一年——蓄势待发,抢占先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突破与飞跃
带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期望,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开始为期半年展示。目前,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主办方估计可以吸引超过7000万人次参观。
世博会的即将精彩亮相,不仅象征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更让人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充满期待。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形成了高度共识。新的希望,新的突破,正在孕育——
时至今日,无论是增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来看,还是从应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线。
中国经济要实现新的战略转型,就必须要从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转为依靠科技创新和提升劳动力素质上;必须从主要依赖第二产业,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上;必须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带动。
科技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转变发展方式,抢占经济制高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新的希望,新的突破,正在孕育——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新兴产业是培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真正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中国正在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国家将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新能源、信息网络、低碳经济等重要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将与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
潜力巨大的国内居民消费,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巨大空间。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则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关键环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谐的重点。新的希望,新的突破,正在孕育——
2009年最后一天,一则“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将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也被专家视为“发挥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一个信号。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发展改革委已作出安排,2010年要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出改革目标、步骤、重点和措施。
积极推进城镇化,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扩大内部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2010年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转变发展方式,绝非一年之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推进城镇化,需循序渐进;改善民生,任重道远……这些事关中国经济社会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不仅要在2010年取得积极进展,更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统筹规划。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每战胜一个挑战,中国经济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事业又有新的进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五年前,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五,而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专家预测,新的一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面对新的征程,中国巨轮已扬帆起航。